藥師.大陸中醫師
陳俊哲
mailto:cjjcheng@ms11.hinet.net※中風的中醫醫學史
中風的命名和病因病理長期存在著爭議,不過這正是代表中醫的進步,不會
被前人所侷限,每一代的醫生在臨床上對理論的實踐時,當現有的結論不能解決
問題,就必須有所突破才能治好疾病。
內經對中風的症狀有簡單的描述,例如大厥、偏枯、身偏不用。漢、張仲景
對本病的病因脈症有系統的論述,至此始有中風專論,其中對中風的分期仍沿用
至今,可見細心的觀察,事實就是真理。
唐宋以前是以外風立論,認為因為內虛,衛外不固,導致外風侵襲而發病。
唐宋以後因為外風立論不足以解決問題,所以各代醫生從本身醫療過程又有新的
發現,認為是內風所致,主要是以肝風內動為主,其他又有氣血痰火等原因,不
過總是以本虛標實,上盛下虛為總的病機。雖然著名的嚴用和仍認為是真氣先虛
邪氣趁虛而入,以及孫一奎提出中風的雙感論,但是在臨床上早已經不再認同。
※中風的病因
中風的發生主要因素是,患者平素氣血虧虛,與心、肝、腎三臟的陰陽失調
,加以憂思惱怒,或飲酒飽食,或房室勞累,或外邪侵襲等誘因,以致氣血運行
受阻,肌膚脈絡失于濡養,或是陰虧於下,肝陽暴張,陽化風動,血隨氣逆,挾
痰,挾火橫竄經絡,蒙蔽清竅,而形成上實下虛,陰陽互不維繫的危急症候。
1:積損正衰
年老體衰,肝腎陰虛,肝陽偏亢。或思慮煩勞過度,氣血虧損,真氣耗散,
復因將息失宜,致使陰虧於下,肝陽鴟張,陽化風動,氣血上逆,上蒙心神突發
本病,所以常見中年中風,因為在長期勞累工作,若是突然加重工作一段時間後
,每每誘發中風。而老年精力衰退,油燈枯竭,又如千年枯木,易於自燃,所以
陰液不足,陽亢於上。然而並非高年者必中風,筆者以為是老年衰退過程,如果
是陰陽俱衰就不會,如果陰液虧損太過、太快,而陽氣仍強,陰液不足以羈糜陽
氣,而使陽亢於上,就會出現中風。
2:飲食不節
嗜酒肥甘,飢飽失宜,或形盛氣弱,中氣虧虛,脾失健運,聚濕生痰,痰鬱
化熱,阻滯經絡,蒙蔽清竅,這一段原因,可以見諸於中風高危險群的高血脂症
和糖尿病。糖尿病的發生,經筆者觀察,在婦女方面常因頗高的生育數所導致肝
腎陰液過早匱乏,在男性方面每每因為中年一段時間內不分日夜的工作應酬,飽
飢失宜,使胰臟在消化上過度使用,加上酒色交加,淘空地基,而在事業有成後
消渴,當然如果控制不佳,中風是在所難免,所以中風原因歸咎於飲食失節,尚
不足以取信於人,所以略加引伸使讀者明白。
3:情志所傷
五志過極,心火暴盛,或素體陰虛,水不涵木,復因情志所傷,肝陽暴動,
引動心火,風火相煽,氣血上逆,心神昏冒遂至卒倒,這個原因連續劇常用,臨
床也常見,尤其在情志上有反常行為時尤需注意,例如原本活潑好動,轉變為沈
靜寡言,或是原本內斂少話,突然聒噪不安,常是引動心火的前兆,必須加以防
範。常見中風的病人,過度悲傷,眼淚不斷,或仍然是憤怒異常,筆者見過全身
已經無法動彈,生起氣來還可以吐家人口水,這些情志失控,都大大地不利於病
情的恢復,又會加重已經發生的症狀,所以真是得不償失。
4:氣虛邪中
氣血不足,脈絡空虛,風邪趁虛,中於經絡,氣血痺阻,肌肉經脈失於濡養
,或形盛氣衰,痰濕素盛,外風引動痰濕,痺阻經絡而致偏枯,這個病因雖歸於
中風範圍,但是筆者認為最常見於顏面神經麻痺,其原因不明,可能與皰疹病毒
感染有關,這可以解釋為外邪侵襲。也有可能是因為局部營養神經的血管,因受
冷而發生痙攣,導致神經缺血、水腫、受壓迫而致病,所以血管對冷熱適應力的
退化,是因為功能的不足,衍伸為正氣虛也無不可。
※中風的分類與治療
張仲景對中風的分類,是根據於實際的觀察,以神志昏迷與否為界,有昏迷
者為中臟腑。無昏迷者為中經絡。
中臟腑又有脫證與閉證之分,閉證因熱象的有無,又有陽閉與陰閉之別。
1:閉證
突然昏撲,不省人事,牙關緊閉,口噤不開,兩手握固,大小便閉,肢體強
痙。
陽閉:又有面赤身熱,氣粗口臭,躁擾不寧,苔黃膩,可鼻飼至寶丹,或安宮牛
黃丸,併用羚羊角湯加減,或用通腑化痰法,選用大黃、瓜簍、膽星、芒硝、枳
實、菖蒲等藥,而有一竅通而諸竅皆通的功效,對症情的減輕,和後遺症的出現
均有幫助。
陰閉:兼有面白唇暗,靜臥不煩,四肢不溫,痰涎壅盛,苔白膩,可用蘇合香丸
鼻飼,併用滌痰湯。
2:脫證
突然昏撲,不省人事,目合口張,鼻鼾息微,手撒肢冷,汗多,大小便自遺,肢
體軟癱,舌痿,可用大劑參附湯合生脈飲。
3:內閉外脫證
神志不清,口開目閉,撒手遺尿,汗出痰湧,脈沈微滑數,浙江峽石太師父
王和伯先生習用參附竹瀝湯(吉林參、生段龍牡、炮附子、鮮竹瀝、鮮薑汁數滴)
和導痰湯、至寶丹或可救急於萬一。
4:中經絡
平素頭暈頭痛,耳鳴目眩,少寐多夢,突然發生口眼歪斜,舌強言語困難,
或手足重滯,甚至半身不遂,舌質紅或苔膩,脈弦細數或弦滑,是因為肝腎陰虛
,風陽上擾,所以滋陰潛陽,熄風通絡,可用鎮肝熄風湯加減。
後遺症,中風經救治後,多半留有後遺症,今根據主要症狀施治。
5:半身不遂,因為氣虛血滯,脈絡瘀阻,所以治宜補氣活血,通經活絡,可用
補陽還五湯治療。
6:言語不利之症可分為三類
風痰阻絡者,需去風除痰,宣竅通絡,可用解語湯。
腎虛精虧者,兼見心悸氣短腰際酸軟,治宜滋陰補腎利竅,可用地黃飲子。
肝陽上亢,痰邪阻竅者,可與天麻鉤藤飲或鎮肝熄風湯。
※中風的預後
中風經過治療之後,症情趨於穩定或轉危為安時,切莫大意,需注意症情變
化,依據臨床做最適當處置,以免前功盡棄,有以下兩個轉歸。
一是面赤煩躁,口眼歪斜,舌轉不靈,語言澀滯,半身不遂,二便不爽,脈
弦數,此係風陽尚未全息,痰濁阻絡仍未清,所以仍當清肝熄風,滌痰利竅,待
風平火熄,痰清竅利時,方可進育陰之劑,以鞏固療效。
二是面色皖白或萎黃,神疲少氣,口流痰涎,語聲重濁,或不願言語,手足
弛縱,小便清長,大便不實,此係氣虛阻絡,濕痰內蘊,宜用益氣扶脾,化痰消
痰,不可一意使用補陽還五湯。
※補陽還五湯的使用時機
補陽還五湯最常見的副作用,是在有肝風內動的高血壓時,會誘發更高的血
壓,即使中年血壓正常者,也有人會整個頸椎脖子僵硬異常。補陽還五湯還有一
個重大副作用,是中風後遺症,尚未平穩,仍有眩暈,煩躁,失眠等症狀,即開
始服用此方,常常使病情更加嚴重,而不可收拾。這首方子幾乎在每一個中風病
人手中流傳,妄稱是大陸某中醫教授的處方,其實每一位中醫都知道,每一本書
都有。不過,補陽還五湯在中風後遺症時,正確使用,效果是肯定的。
※麝香牛黃的祕方
台灣中風的病人幾乎人手一張補陽還五湯的方子,除此之外還口耳相傳,由
麝香牛黃組成的祕方,此方昂貴異常,認為是最好的通血路的方子,而且都勇於
嘗試,但是常見到一劑之後再次昏倒,或是本來可以緩慢行走的,變成患肢一動
也不動,尤其是腦血管梗塞的,可能是更加梗塞還是怎樣,接下來的治療幾乎是
藥物丟到大海裡,完全不見絲毫功效,可見經濟條件改善,有能力買最好的藥,
以為最貴是最好最有用,真是一言難盡。曾見一老翁,因酸痛想通血路,而服此
藥方,費銀二十萬,脈診得到雙尺重按強,而雙關中按弱,望診得雙顴浮紅,此
是上盛下虛之候,地基已經淘空,傾圮之時指日可待,筆者以為全拜麝香所賜,
結果一段時間後,即見糖尿病發作,如果再服此方,中風之日就大約在冬季吧。
※怎樣使用通血路的藥物
關於蟲類藥物和活血化瘀藥的使用,如果將出血性中風和梗塞性的中風都認
為是淤血阻滯,而一昧地求諸於通絡的蟲類藥和活血藥,可以見到年老體衰者,
服藥後更見虛弱,體倦乏力,氣短語言不能接續,而投與扶正益氣藥物反而症狀
改善,這是因為血栓或是血塊,如果病人體質良好,是可以硬通,而體質衰弱者
,扶正方法是提高自身的防衛能力,是否是加強了其他正常腦細胞的功能,吾人
不得而知,這也說明在外力傷害促成的腦血腫患者,恢復能力經常優於因為高血
壓而中風的,因為他們通常年紀並不大,對活血藥物耐受性很好,而且氣血功能
正常,不必再經由扶正的階段,這樣自我恢復也好,這個情形與婦女的骨盆腔炎
或是白帶病症相類似,一般會進用大量抗生素,或是清熱解毒的中藥,但是部份
病人效果欠佳,反而通過扶正治療而得到改善,這也就是中醫理論奧妙的地方,
審思人體在疾病攻防戰中的正確位置,是有能力窮追猛打,還是守成以待其變,
所以中醫學生被要求應當修習兵法。
因為電腦斷層的方便,使醫生能夠迅速診斷出中風的類型和部位,這個成果
也對中醫治療有幫助,對於中風的預後尤其重要,因為根據症狀推論受傷類型與
部位,是要有一定的準確性,但是仍存在一定比例的誤差,所以藉助電腦斷層可
以更準確,然而過度依賴儀器,是讓醫生出不了大醫院的大門,扯遠了,現在言
歸正傳,在出血性中風確診時,尤須注意活血化瘀類的止血藥的運用,例如田三
七和雲南白藥,這是要少量即可,而梗塞性中風,活血化瘀藥的力道可以明顯增
加。
※杜絕再次中風的方法
中風是因為肝腎不足引起,所以填補肝腎就是首要之務,而且是防範中風再
次發作的保證,但是風陽易平,而風痰難化,必須掃除病理產物的阻礙,才能用
大隊的滋陰藥填補,而且如果脾胃尚未恢復,則營養的藥物不被吸收,更會阻礙
正常的消化,反而會變成痰濁,所以此時宜用六君子湯加羚羊角粉珍珠粉,或是
十味溫膽湯,調治之後再來是治本之法,要求針對不同的體質和狀況,擬方施藥
要達到肝腎同補,陰陽共濟,填精養血,柔肝制風兼顧,常用處方為左歸丸、杞
菊地黃丸、桑麻地黃丸,而且在以上方劑加入血肉有情之品。臨床常見到病人反
覆地不斷中風,而且一次一次地加重,就是因為鞏固的方法沒有確實作好,而輾
轉流連於偏廢的肢體的治療,其實過了治療的黃金時期,即使神仙下凡也難辦。
|